上证报:相关部门或将暂缓新增硅料产能审批
发布时间:2024-05-30 10:38: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其中“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一节提到三项对硅产能、技术的要求,包括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推广大型矿热炉制硅等先进技术。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上述规范新增产能、提升产能技术水平的要求,与不久前召开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释放的光伏政策调整信号相吻合。该座谈会明确提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问题,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

政策调整有何深意?光伏企业又对政策调整有何期盼?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广泛采访了座谈会与会人士、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及行业专家。受访人士普遍表示,支持在规范新增产能、提升技术水平、招标机制等方面继续完善政策,以帮助光伏行业塑造更好的市场生态。

政策引导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近期,光伏行业召开了多场座谈会,核心就是讨论光伏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与行业企业进行了充分交流,大家各自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一位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与会人士对记者表示。

“大方向还是靠市场化的手段去解决问题,不过,在当下市场环境下,相关部门的指导、规划、引导同样重要。”该人士认为,光伏龙头企业对行业的感知相对敏感,对趋势的预判相对准确,应该加大对跨界企业、新进入企业的引导。

一家光伏上市公司高管也对相关部门的引导工作表示支持:“暂缓硅料产能审批、设置低质产能‘黑名单’等举措都对光伏行业非常有利,作为行业内部的企业很感谢相关政策能够进行引导。”

据记者了解,不少光伏企业代表及专家在座谈会上纷纷建言献策。“大家重点提了几方面建议:在相关补贴取消后,对光伏相关资源与环节进行重新定价;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同业协同,杜绝低价中标、恶性竞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侵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鼓励出海,鼓励走出去;加大产业链兼并重组;规范、统筹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合理配置产能。”与会人员向记者表示。

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到,在引导产能有序发展方面,相关部门或将暂缓新增硅料产能审批,并正在考虑引导光伏产业已有产能质量提升的政策工具。而这一方向也与昨日发布的《方案》中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多措并举规范产能建设

“实际上,在目前市场环境和低迷价格体系下,硅料新增产能项目已经暂缓了,甚至可以说停滞了。”一家硅料龙头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除了正在建设的产能外,我们目前没有新增产能计划。”

据悉,相关部门正在抓紧修订《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在修订工作完成前,暂缓审批新增硅料产能。

事实上,此次《方案》也释放出合理布局产能的信号。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暂未接到暂缓审批的明确政策,主要是市场自发暂缓新增产能,基本没有企业计划新增产能了,不少老旧产能、落后产能已在关停过程中。另有专家称,部分企业已经自发地暂停了硅料方面的新增投资。

“这一轮硅料跌价比我们预计的更猛烈。不过这也意味着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先进产能有望穿越周期,虽然阵痛不小,但这也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一位硅料行业人士认为。

另有光伏上市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现在硅料售价已经低于成本价,大家十分期盼价格可以回归到合理水平,此时出台相关措施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暂缓硅料新增产能项目外,接下来相关部门还将优化行业政策更好地引导产能建设。此次座谈会期间,业内人士提出了关于“黑名单、白名单、黄名单、绿名单”等的设想与理念,并建议将相关情况抄送多个相关部门,“黑名单”企业将难以享受到相关政策优待。

上述光伏上市公司高管认为,对产能的更高标准要求有利于引导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国光伏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行业期盼完善招标机制

“总体上我支持暂缓硅料新增产能审批、提升产能技术标准等政策方向,这些举措对规范行业发展将起到助力作用。”一位资深光伏行业专家表示,光伏行业的招标机制是导致低价竞争的关键原因之一。若要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完善招标机制是重要的抓手。

该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光伏项目招标最常见的是“最低价中标”,这会引导企业不断降低投标价格,形成低价竞争。他建议相关部门为招标设置价格“底线”,规定招标价不能低于行业认可的最低价,为制造端留下一定的利润空间。

“据我观察,光伏企业十分关心‘最低价中标’这一机制。采用最低价格承诺方法,可以让企业都从同一价格起跑线上竞争,制造端可以重新获得一定的利润,防止企业为了低价而制造劣质产品。”该专家表示。

上述光伏上市公司高管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在价格方面应当适当引导或适度管控。“现在竞争太激烈了,你便宜一分钱,我再便宜一分钱。‘最低价中标’有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该高管表示,如果有合理的最低价保护机制,让企业能够获得一定利润,会更有利于企业投入研发。

“企业有利润才有动力做研发。现在卖出去是亏的,很多企业关注的是怎么活下去,这对中国光伏企业保持竞争力是不利的。”该高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