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全球“最激进、最同步”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在上周过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各国央行准备放慢加息步伐,并在紧缩力度上逐渐开始分道扬镳。
转向更为温和、不那么统一的加息行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仍在与新冠和俄乌冲突余震作斗争的情况下,各地的经济状况差距正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沉重的债务负担,也使部分经济体对信贷紧缩的环境变得更加敏感。
尽管美联储在年内已先后六次加息,但美国经济增长目前仍保持相对韧性。美联储上周暗示,其可能将加息至高于此前预期的峰值,虽然单次的加息幅度可能变得更小。许多华尔街人士认为,美联储的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明年将达到5%以上。
而相比之下,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央行则显然已经没那么“大胆”了,他们要么已经在缩减加息幅度,要么表示他们在未来几个月内不会像以前那样冲动,这些央行担心,效仿美联储的做法可能会使他们本国的经济彻底陷入衰退……
对此,TS Lombard经济学家Dario Perkins表示,全球偏离“货币政策同步峰值”的迹象,可能会带来大麻烦。
Perkins在近日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美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推进更多加息,而那些经济较为疲软的央行决定不再加息,“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混乱”。
今年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推动下,美元汇率强势飙升,本身已经对那些负债累累的发展中国家和依赖以美元计价的能源和其它进口产品的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破坏。
最危险的时候到了?
上周,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间的政策分歧,体现的尤为明显。
尽管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在上周的议息会议上均宣布加息75个基点,但两家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看法却大相径庭。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美联储距离完成本轮加息周期还有“一段路要走”,最终可能将利率提高至比预期4.6%更高的水平。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则反驳了市场对未来加息规模的预期,因担心这样的做法将加剧几乎已成定局的衰退。
外汇市场对此的感受最为明显:在鲍威尔讲话之后,美元上涨,而在贝利的讲话之后,英镑下挫。
事实上,除英国央行外,澳洲联储和加拿大央行更是已经在近期的利率决议中缩减了加息幅度。
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各国央行都在进行着一场被美国银行经济学家Ethan Harris称为“看谁升息更快”的竞赛之中。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高通胀让他们措手不及——在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飙升至了至少数十年来的高点。
而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尽管多数地区的通胀仍远高于目标,但借贷成本明显上升,已经开始对经济增长或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经济体对利率上升的反应也要比其他经济体更为敏感,因为家庭和企业债务或受浮动利率驱动的住房市场已经不堪重负。Perkins表示,这些经济体包括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挪威。“在美联储导致美国经济衰退之前,这些经济体早就会陷入衰退。”
因此,其中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提前选择暂停或缩小加息幅度,也就不足为奇了。瑞士信贷的一项指标显示,主要央行的鸽派意外举措最近开始超过鹰派举措。
根据业内的一项统计,预计一年后,美联储基准利率将比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这将是至少2004年以来的最大差距。这一溢价本身已成为美元指数今年大幅飙升、朝着创纪录年度涨幅迈进的主要原因,而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放大。
美国银行全球经济研究主管Harris表示,“随着美联储不断做出更多承诺,美元正持续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