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半球春天已至,但全球货运市场的这个“冬天”,却似乎格外漫长……
2023年头两个月,随着制造商和分销商努力减少过剩库存,以应对利率上升和买家的消费热情下降,全球货运活动正继续减少。以下多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1月和2月的全球货运流量正进一步下降,表明库存清理周期尚未结束:
数据显示,新加坡2月份的海运集装箱吞吐量较上年同期下降6%,是自2020年4月和5月疫情达到第一波峰值以来最大的降幅之一。
航空货运量也在下降
同期的航空货运量,也继续降幅明显。通常运送价值更高商品、并对货运时间有更高要求的货运,会选用航空货运。
日本成田机场的航空货运量在去年12月同比下降24%后,1月份又同比下降了33%。
伦敦希思罗机场1月份的航空货运业务量也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去年12月份则同比减少了11%。
航运运费跌至近三年来最低
作为货运市场萧条的回应,航运运费目前也已跌至了第一波疫情峰值以来的最低水平,因运力过剩的现象在各条航线上比比皆是。
波罗的海货运交易所的指数显示,在现货市场上,目前将一个40英尺当量(FEU)集装箱从中国海运到美国西海岸的成本,已经从一年前的近1.6万美元骤降至了1000美元出头一点。
从中国到北欧的现货运费也已从一年前的每FEU近1.4万美元,降至了约1400美元。
鉴于大多数集装箱在运抵美国后,是通过公路或铁路继续向内陆运输,因此陆运集装箱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2023年前10周,美国主要铁路线路上运送的集装箱数量比2022年同期下降了9%。
货运市场缘何迟迟走不出寒冬?
分析人士指出,运费下降的部分原因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封锁结束,人们转而在酒店、旅游、休闲和其他服务领域加大消费,而不再像疫情期间购买大量商品。
这种转变的惊人程度令制造商和零售商措手不及,大量过剩的原材料、正在生产和尚未售出的商品压在他们手中。
过去一年,持续的高通胀、利率上升和日益黯淡的经济前景,也开始影响到那些较为昂贵的、对利息敏感的商品销量——如汽车、电子产品和家居商品等。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自3月份开始,北美和欧洲的银行业危机陆续爆发,这可能会进一步收紧信贷,并在短期内加深货运市场的萧条。有经济学家就表示,近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更多地取决于美国人的心理变化——他们是否有信心经济能够经受住这场可能直接冲击他们钱包的银行业风暴。
“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可能不会继续招聘或投资,家庭也有可能变得更加节俭储蓄而非支出,这些反应的累积可能会中断经济扩张,”Northern Trust首席经济学家Carl Tannenbaum表示。
事实上,推迟购买耐用品是企业和家庭减少支出、保存现金的最简单方法之一。有业内人士就指出,现在看来,至少在第二季度,库存清理和谨慎的买家行为可能会继续对货运市场走势造成压力。
此后,货运市场能否实现复苏,则将取决于美国、欧洲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最终是否能避免全面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