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今年上半年持续火热的房地产信托,终于在这个三伏天开始“退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房地产信托的成立规模大幅缩水,不复此前的火爆态势,作为替代品之一的基础产业信托的规模则显著上升。业内人士认为,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基础产业信托是有效的替代产品,后续还会拓展信保合作业务。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一路高歌猛进,一度成为支撑信托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柱业务,投资金额为集合信托五大投向之首。7月,针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情况,银保监会对部分信托公司进行约谈警示,对下一步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提出要求。受此影响,当月下旬房地产信托规模开始急剧缩水。
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的第三周(7月15日至21日),尽管集合信托的成立呈现回暖状态,但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规模却环比减少了34.58%。接下来的一周(7月22日至28日)房地产类信托的募集规模环比更是减少50.19%,规模呈“跳水”之势。
整体来看,用益在线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成立的房地产信托项目为500个,募集资金达716.51亿元;7月份成立的房地产信托项目为303个,募集资金485.35亿元。前后对比,7月份房地产信托不仅在成立数量上大幅减少,成立规模更是环比缩水三成。
“监管趋严后,很多公司的房地产信托业务都暂缓了,所以导致了7月中下旬地产信托规模大幅缩水的情况。”华北某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但是信托公司正在迅速调整,通过发展其他类型业务来弥补相关业务的缺口。”
房地产信托业务“退烧”,信托公司面临着现实的业绩压力。迅速填补房地产信托业务留下的空白,成为诸多信托公司的当务之急。
从7月最后一周集合信托产品的募集情况来看,基础产业类信托暂时充当了房地产信托的“替代品”,募集规模有大幅上升的迹象。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以来,基础产业信托的募集规模已连续3周上升,7月22日至7月28日这一周,市场上基础产业信托的募集规模占比已达45.11%,成为近期集合信托市场上的“明星”。与此同时,随着规模上升,基础产业信托的收益优势也在逐渐显现。7月最后一周,基础产业信托的平均收益率为8.35%,已超过房地产信托8.02%的收益率。
某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房地产严监管环境中,信托公司除了加大对基础产业信托的布局,在转型调整方面还有如下举措:一是加强信保合作业务的拓展,紧密结合保险资金放开的契机,与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二是加强标准化业务拓展,信托公司正积极发挥制度优势,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等标准化业务产品;三是进行房地产业务结构调整,在控制地产业务总规模的同时,新发项目要做到优中选优。
该信托公司人士还坦言,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房地产信托、基础产业信托都是重要的业务支柱,基础产业类信托能适当弥补房地产信托的空当,但也不能完全覆盖。目前对地方隐形负债的监管仍旧严格,过于放松基础产业信托的展业标准会埋下风险隐患。其他业务领域虽存在发力空间,比如消费金融、标准化产品等,但这些业务都需要相当的资源禀赋和专业水准,且难在短时间内培育起来。